近日,盐池县人民法院“丹丹工作室”调解一起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,从受理委托到达成协议、当场履行仅用时2小时,7万余元赔偿款全额到账,实现了矛盾纠纷“一站式”化解。
2024年7月的一个清晨,张某驾驶拖拉机在路上左转时,与王某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,造成王某受伤及车辆受损。经交警部门认定,张某负主责,王某负次责。因赔偿金额协商未果,王某于今年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惠安堡法庭审查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,委派“丹丹工作室”开展诉前调解。
调解员樊丹丹接案后,迅速梳理出争议焦点:双方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,情绪对立激烈,沟通屡次陷入僵局。基于此,调解团队采取“情感共鸣+理性分析”策略,一方面安抚伤者情绪,引导肇事方对未及时探望致歉,缓解对立情绪;另一方面逐项核对医疗票据、误工证明等证据,依据民法典向肇事方阐明赔偿责任,通过清单展示,将赔偿项目具体化、可视化,促成双方对医疗费、车辆损失等赔偿金额达成共识。
经过四轮“背靠背”沟通,“丹丹工作室”调解团队提出了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:由张某向王某一次性支付医疗费、误工费、二次手术费等共计7万元,双方纠纷就此终结。为打消王某对履行风险的顾虑,特别约定现场转账付款。随着赔偿款到账的短信提示音响起,王某当场签署撤诉申请,真正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。(通讯员 黄倩倩)